- 信息来源:兴化市财政局
- 发布日期:2025-06-23 16:36
- 浏览次数:
一、项目情况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实施公共建筑和企事业单位排水整治、住宅小区排水整治、配套管网建设及检测修复等。其中23号达标区范围东至丰收路、英武路,南至阳山西路,西至环城西路,北至二院路,面积约1.9k㎡;24号达标区范围东至上官河,南至牌楼中路,西至丰收路,北至二院路,面积约1.35k㎡;25号达标区范围东 至英武北路,南至二院路,西至环城西路,北至X303县道,面积约1.39k㎡;26号达标区范围东至上官河,南至二院路,西至英武北路,北至S233,面积约1.56k㎡。
(二)绩效目标
项目总体目标:进一步推进区域内的水质改善,消除城区黑臭水体,提升污水收集率,建立“厂-网-河”一体化管控,到2027年实现水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与资源循环利用双突破。
项目阶段性目标:
完成管网改造,新建和修复管网≥50公里,渗透率下降至≦10%;污水处理厂完成生物池改造,出水稳定达一级标准;智慧平台接入,实现关键参数实时预警。
二、评价情况
(一)项目特点分析
本项目的难点是在地下,管网是短板,70%的问题在管网上(渗漏、错接、堵塞)导致“清水进污水出”,处理厂浓度低。工程效果也不容易看得见,管道埋在地下,修没修的好需要可能通过进水浓度(如BOD5值)来反推。
本项目涉及多部门协调,水利管厂,市政管路,街道管小区,衔接好各个环节,需要多方联动。所以必须建立“厂-网-河”一体化管理体系。
(二)评价思路方法
项目资金管理评价主要依据遵循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1〕61号)等文件精神,对专项债券资金的使用管理要求设置细化指标、进行管理、考核。
项目建设进度、安全生产等主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对本项目下达的年度指标进行分解细化,设置细化指标进行管理理、考核。
(三)评价工作情况
对照设置的考核指标和评分依据逐项进行跟踪评价,评判各项指标实际完成情况。
(四)评价结论
对照评价标准,逐项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兴化市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工程-第321281-23、24、25、26-01号达标区建设工程资金管理规范,项目施工前准备工作顺利完成,综合评分等级为“优”。
三、项目绩效
1.项目推进与实际资金需求的衔接,增强了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率。预算编制过程中,强化了业财融合,细化项目管理,充分考虑了实体工程量与实际资金需求的关系,从而精准编制年度预算。
2.现场强化内业管理,建立信息跟踪制度,日常管理数据的收集比较齐全,利用施工单位资料,结合项目管理单位的日常考查,可以对项目实施情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施工监理单位按时上报月报,及时收集实际施工进度数据,与计划进度相比较,并进行滚动分析,实现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
四、存在问题
无
五、有关建议
一是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全过程监管,明确各方权责,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跟踪审计和监督检查。二是明确并细化项目绩效目标,增强可操作性和衡量性,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对照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和调整优化。三是强化项目后期评估和反馈机制,以市绩效效果为导向改进工作,提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