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兴化日报
- 发布日期:2025-10-11 08:43
- 浏览次数:
10月9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剑峰率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一线,专题调研全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副市长张冬根参加活动。
在安丰镇下圩村蟹塘尾水处理智能生物链治理试点项目现场,邵剑峰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仔细察看尾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该项目选择蟹塘9处,养殖总面积为120亩,设计尾水治理池面积6亩,占总养殖面积的5%。据了解,该项目根据蟹塘排放尾水季节性污染源释放规律,利用现有蟹塘河道、沟渠进行施工改造,在养殖池塘尾水排放口安装入河预处理系统,实现蟹塘尾水治理“一池一策”设计,做到养殖池塘污水零直排的总体治理思路,完成养殖尾水进排水分离的目的,最终解决养殖尾水污染问题。邵剑峰指出,兴化作为水产养殖大市,养殖尾水治理是水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之一。安丰镇率先探索应用的智能生物链治理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面源污染负荷,提升了水体自净能力,也为全市规模化水产养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随后,邵剑峰一行来到流经兴化的兴盐界河畔。兴盐界河作为一条重要的跨区域河道,其水质状况与沿岸生态环境备受关注。邵剑峰沿河岸步行,仔细巡查河道水质、排口管理等情况,并就河道日常管护、水质监测、联防联治等工作与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邵剑峰强调,跨界河道的治理保护,考验的是区域协同的智慧与担当。他强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沿线乡镇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境内河段的日常巡查与保洁力度,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从源头减少入河污染负荷。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与上游地区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沟通协调与联动执法机制,共享监测信息,协同开展治理行动,共同研究解决跨界水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兴盐界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