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宣传
泰州兴化:沉淀在岁月里的铜器
  • 信息来源:兴化市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2023-10-16 07:49
  • 浏览次数:

“修铜锁配钥匙啰、补锅、换底哎……”每天早晨8点半左右,头戴草帽,老铜匠蒋德宽都会挑着铜匠担,在江苏泰州兴化市金东门老鸦堂沿街叫卖。

据了解,明洪武年间,大量的江南移民迁至兴化,带来了大量的南方先进文化及民间工艺。他们与兴化土生居民相融合,给兴化带来了繁华的商业气息。

“铜匠船漂泊水乡、铜匠担走街串巷,铜匠铺一鸣惊人”。清代中期,兴化铜匠已达近百人,他们靠着一条船、一副担子或一个铜匠铺,在百里水乡为广大百姓制作或修理各类铜器日用品。后来为了交流技艺,互通信息,他们自发组建了铜业公会。20世纪五十年代初,兴化县人民政府再次组织成立兴化县铜匠行业公会,并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公会活动日,所有的铜匠无论在何处都要赶到兴化城区参加会议。

兴化铜器业有五大姓:徐、蒋、朱、吉、林。他们的铜器制作世代相传,后陆续有其他姓氏拜师学艺,至清代后期已发展到数百人。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初,兴化境内共有铜匠400多人。蒋氏第16代传人蒋德宽是目前兴化铜匠业内最年长且手艺精湛的“领军人物”,他不但自己有一手好的铜器制作技艺,而且将该技艺传给了儿子蒋建松、侄子蒋建平。

2012年,“兴化铜器制作技艺”被泰州市人民政府收录为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