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兴化市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2025-05-26 09:23
- 浏览次数:
2024年初,兴化农商行正式启动“三级双向”干部挂职工程,创新构建“8+26+107”立体化人才输送矩阵——8名部门骨干下沉市级部委办局担任副局长,26位支行行长扎根乡镇担任副镇长,107名金融助理网格化覆盖村社一线。通过跨系统、跨层级的深度职务嵌入,推动金融专业力量全面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既懂政策、又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活水。
清晨的林湖乡美丽乡村冷库项目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兴化农商行挂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的卢俊义,正带领金融帮扶专班上门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冷库项目建成投产运营后,可提供近5000吨农产品冷链服务,新增12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双赢。”卢俊义指着正在建设的冷库项目介绍道。
林湖乡西丁村党支部书记杨去明感慨,村里有近50户葡萄种植户、1000亩葡萄园,大家一直期盼能有个冷库收藏葡萄,实现反季节销售。如今在农业农村局和农商行的牵头帮助下,5000多平方米的冷库即将建成。建成后,既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又能为种植户提高收益。
自挂职以来,卢俊义先后对接沙沟镇崔垛红薯共富产业园、林湖乡美丽乡村冷库项目、千垛美丽乡村建设有限公司华夏畜牧兴化有限公司新建光伏发电项目等3个农业项目,授信金额2325万元。“我将兴化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金融定位与市农业农村局服务‘三农’的政策充分结合,产生了‘1+1>2’的政银联动效应。”卢俊义说。
与卢俊义一样,还有着100多名农商行金融人才通过挂职融入基层治理。兴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兴化农商银行开发区支行行长汪寅在挂职期间,积极探索农商银行特色金融服务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融合路径,重点做了三方面探索: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出金融业务一站式服务,让企业运营更高效;当好政策“宣传员”,宣介开发区营商优势,为招商引资注入金融活水;联动商圈搭建消费新场景,通过“金融+商业”生态圈激发消费活力。作为扎根开发区的金融工作者,他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百姓生活中践行地方银行的担当。
戴南镇党委委员、兴化农商银行戴南支行行长任国磊在挂职期间,始终以“兴企、强镇、惠民”为核心使命,推动金融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在重大项目上,为不锈钢贸易示范区定制全周期金融方案,提供信贷支持超7亿元,保障项目高效落地。通过联合行业协会开展精准招商,成功筹建石家庄分会,对接意向投资5亿元项目。创新“产业链金融+党建”模式,助力企业开户312户,留存低成本资金7800余万元,赋能产业集群升级。同时,牵头解决留守儿童关爱、退休党员属地管理等民生问题,定向帮扶困境群体,践行社会责任。“2025年,将聚焦乡村振兴与项目招引,深化银政合作,计划推动不低于5亿元投资的项目落地,以金融力量助力戴南打造转型示范新标杆。” 任国磊说。
兴化市城投公司副总经理、兴化农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班吉媛在挂职期间,充分利用自身在银行业务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积极融入城投公司工作,深入了解其融资环境、渠道及操作流程,并努力促进农商行与城投公司的业务合作。兴化市数据局副局长、兴化农商银行英武支行行长田文华表示,挂职一年来,他积极梳理市场主体登记流程,做好市场主体从登记注册到银行开户的一站式服务,提升利企便民实效,协助推进“一件事”改革,简化业务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商务局副局长、兴化农商银行金融部总经理孙逊则以商务局副局长的身份,积极参加在外兴化商会及广交会等活动,宣讲我市招商政策,提供金融支撑,此外,并协调银行与商业机构合作,搭建消费场景,推动商圈经济。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组织部的精心安排下,兴化农商行部分中层干部和支行负责人被任命为挂职全市8家部委办局副局长,这一安排高度契合我行‘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有利于我行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全力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不断发挥自身金融优势为我市人民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兴化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童文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