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讯
退渔还湿,兴化徐马荒再焕生机
  • 信息来源:兴化市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2023-10-20 09:35
  • 浏览次数:

这些天,兴化市千垛镇徐圩村党总支书记邵茂同带人忙着新建民宿,“徐马荒湿地生态持续向好,我们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端稳‘饭碗’。”

毗邻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徐马荒湿地内,芦苇摇曳,飞鸟翔集。生于斯、长于斯,于邵茂同而言,这场景似曾熟悉,一度几乎消失。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兴化农村兴起水产养殖之风,“私开滥挖”“造圩成塘”等乱象丛生,徐马荒变成一方方鱼塘,苇草难以生长,野生动物无法栖息。其中,在徐圩村范围内的就有1000多亩。

“要想办法拯救徐马荒!”20年前邵茂同就开始琢磨———变“小塘”为“大塘”,一是为接下来全部“退渔还湿”做准备,二来可以提高水面发包价格,增加村集体收入。千亩荒地水面,涉及近百户村民的利益,想收回谈何容易。一时间,村内流言四起,个别脾气暴躁的村民还闹了起来。

“水面发包挣的每一分钱,都用在村庄建设上!”谈判工作持续了3年,邵茂同和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村里一户人家死活不肯退渔,邵茂同便带图上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补偿款一分不少,还提出拿自家田地“置换”。村民深受触动,终于同意退出。

“小塘”变“大塘”,21个塘口每亩水面发包价一下子提高了5倍。当年,村里就花21万元修了通村的徐圩路。出行再也不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村民们高兴地拿着爆竹到新路上燃放,“噼里啪啦”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2年,兴化市作出以原生态为中心、发展徐马荒生态旅游的定位,并开展省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徐马荒退渔还湿工程正式启动,涉及徐圩村的部分,工作进展尤其顺利。这些年,徐马荒风景区加大原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栽植、复壮芦苇,增加种植水草、蒲蒿、野藕、野菱等,补充杂鱼、虾、螺、蚌、蚬等水生物,重新构建湿地生态圈,并按规划设计“荒”字迷宫,打造水上游道。2013年,徐马荒被纳入江苏省生态红线保护区,2018年其核心区域3.36平方公里被纳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邵茂同每天一早便骑着电动车直奔徐马荒风景区,然后开着电动船到处转转,之后才安心返村工作。这些年来,徐马荒逐渐恢复生机,有鸟类159种,其中雀形目鸟类占46%,其次为雁形目、鹳形目、鹤形目等水鸟类,还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鸦鹃、大天鹅及红隼等猛禽。每年冬季,数万只野生鸟类来此栖息过冬。

抢抓生态红利,邵茂同又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探索农旅融合之路——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宜居宜游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引导村民创办万丰、桃之源等3家果园和农场,带动上百名村民在家门口端稳“饭碗”;村内办起民宿和农家乐,每逢节假日便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去年,徐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3万元。2021年,邵茂同获评全省首批“百名示范”村书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