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讯
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入选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
  • 信息来源:周日圣 周震 邹道海
  • 发布日期:2023-05-19 09:47
  • 浏览次数:

4月24日至5月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对2022年度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拟入选名单进行了公示,全省8家,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名列其中。

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兴化市西北郊的江苏省保护湖泊洋汊荡,总面积1304.80公顷,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湿地面积1268.56公顷,湿地率97.22%,囊括了草本沼泽、森林沼泽、输水河、库塘等多种湿地类型,为区域动植物提供了多样的、适宜的生存环境。

2016年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兴化市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原则,逐步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及生态旅游等各项工作,探索了里下河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新模式。

据调查,截至2022年3月,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22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种;脊椎动物300种,其中鸟类多达208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2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物种2种,濒危(EN)物种4种,易危(VU)物种5种。

经过生态恢复,自然湿地面积增加234.96公顷,自然湿地率从41.26%增加到58.12%,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其中鸟类增加了49种,为淮河流域下游及里下河地区退渔还湿区湿地生态修复起到了示范作用。

目前,湿地公园已纳入生态红线保护区、江苏省重要湿地名录,建立了健全的湿地科研监测体系,设立了湿地科普宣教馆和自然教室,展现湿地公园丰富的湿地资源和有趣的湿地知识,多次组织开展爱鸟周宣传、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摄影大赛、湿地观鸟等科普宣教活动,成为兴化市重要的生态文明和科普教育基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