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讯
江苏兴化:打造监管“云”平台 为企业发展增信赋能
  • 信息来源:兴化市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2024-11-27 17:27
  • 浏览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去年以来,江苏省兴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打造行政执法效能管理平台,推动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助力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提升信用水平。

“市场监管部门的提醒真及时!”今年8月,兴化市经济开发区的一家月饼生产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往年都是产品售出后,遇到消费者投诉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今年早早就收到了经营风险的“提示函”。

行政执法效能管理平台导入12315、12345平台投诉举报工单,并设有“数据归集检索”功能。中秋节前夕,执法人员通过平台“关键词”检索和数据分析,发现辖区内关于月饼的投诉举报工单数量同比呈上涨趋势,立即布置对相关单位进行风险预警和指导。今年以来,兴化市的月饼投诉举报量同比下降83%,没有一家月饼生产、销售企业受到行政处罚。

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兴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旅游季、开学季、中高考等重点时段,实施“关键词”检索500余次,对同一时间段内被处罚或投诉举报较多的经营主体自动触发预警,并采用邀约“体检”方式,主动上门为其开展信用指导。截至目前,共提醒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点2000余个,其中涉及市重点企业风险280个。

除了事前预警指导,平台在信用修复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涵盖了全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名录2015家,归集投诉举报信息3万余条、行政处罚信息2156条,并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全量数据比对,帮助执法人员及时发现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

今年5月,兴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对兴化市戴窑镇的一家大米加工企业进行日常检查时了解到,2021年该企业因制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受到过行政处罚。执法人员立即通过平台查询,发现处罚公示期已满,符合修复条件,同时戴窑镇另外一家米业公司也符合修复条件,立即电话联系两家企业负责人,告知其相关情况,并手把手指导企业准备所需材料,完成信用修复网上申请,企业信用记录得以快速修复。

依托平台海量的数据支持,违法主体信用修复机制进一步健全。2024年以来,兴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累计帮助完成异常名录信用修复100条,行政处罚信用修复17条,帮助个体工商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10108条。

“信用监管是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的基础,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兴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负责人说,“下一步,兴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深化运用数字化手段,持续完善‘信用+风险’精准化监管新模式,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