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讯
江苏兴化:深化信用体系建设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 信息来源:兴化市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2025-06-16 16:27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在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银行泰州市分行的精心指导下,兴化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地位不动摇,把深耕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普惠金融“大文章”的重头戏,持续完善产业链信用体系搭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

数据支农,以“信”筑基

为响应信用体系建设目标要求,该行自2022年以来,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村重点产业,以信授贷,打造了“粮农贷”“蟹农通”等单一场景信贷产品。

2024年,为进一步提升农村普惠金融覆盖面和金融服务适配性,在人民银行泰州市分行的指导下,兴化农商银行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发改委深入乡镇网点、村委和经营主体调研金融支持粮食、河蟹产业链现状,搭建产业链信用体系,通过归集上下游企业信用信息,基于不同经营主体的分类评价和分析,形成了农资销售934户、饲料销售716户、水产批发2866户、粮食加工34户、粮食购销67户五类经营主体评价模型,包括基本情况、收入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四个核心指标,既体现了不同类别经营主体经营指标的差异性,也体现同类经营主体经营情况和从业经验的差异性,为“兴农产业贷”这款超级惠农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撑。

创新助农,以“信”促融

让信息变信用,变信用为信贷。该行把信用促融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主攻点,引导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入乡村“沃土”。

基于涉农主体基本情况、生产经营、资产收入、信用状况等征信大数据,兴化农商银行围绕河蟹养殖、粮食种植、农资销售、饲料销售、水产批发、粮食加工、粮食购销等不同行业构建了10余个多维度涉农信用评分模型,实施信用精准“画像”。同时变信为贷,“面”上入手,创新“兴农E贷”,辖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产品单一的短板有效拉长;“点”上突破,创新“粮农贷”,切实保障农民丰收“米袋子”;聚焦“全国河蟹养殖第一县”,创新“蟹农通”,努力充实广大蟹农的“钱袋子”;“链”上延伸,创新河蟹、粮食全产业链信贷产品“兴农产业贷”,实现信用链、资金链和供应链的“三链融合”。

政策惠农,以“信”托底

农业领域风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成为阻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点和堵点。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该行多方协同,打好政策“组合拳”,努力为涉农主体排忧解难。一是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推进“三农”普惠贷款增量降本;二是政银合作,将涉农贷款纳入“泰信保”普惠金融产品,风险分担比例高达88%;三是银保联动,构建“信用+低利率+免担保”机制,省农担对涉农主体免除最高300万元额度的担保费用,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四是推出产品特定优惠政策,对于首贷户或者组团申请“兴农产业贷”产品的客户,给予一定的利息让利。

信用体系建设不在一朝一夕,必须久久为功。兴化农商银行把高质量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持续发力,提质增效,努力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