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兴化市交通运输局
- 发布日期:2025-02-26 14:55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治市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不断推进交通运输依法行政,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坚持励学精进,学思践悟提质效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持续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学习制度上求“全”、形式上求“新”、效果上求“实”,切实将法治政府建设贯彻到交通运输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压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围绕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制落实,突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准法治建设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优化调整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组统一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其他领导具体抓、法制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党组年度工作要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促进,通过分解工作任务,整合工作资源,形成推进法治建设的整体合力。三是坚持依法科学决策。对涉及重大决策、重大管理措施、重大工程项目事项严把法制审核关,严格落实法定程序,如实记录行政决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行依法行政中的参谋、决策及法律保障作用。坚持民主决策,提前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列入目录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确保程序正当、过程公开。
(二)坚持职能优化,营商环境见实效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坚持“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理念,不断推出便民利企改革新举措。一是审批服务更规范。对所有行政许可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调整,出台《市交通运输局关于优化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的工作方案》,致力优化审批功能,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办事群众。梳理交通运输部门涉企中介服务事项,引导中介机构入驻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制定《兴化市交通运输中介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明确中介服务要求,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二是审批过程更精简。打造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将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多个事项整合为 “一件事”,实现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全年“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办件量949件,在泰州市各区县排名第二。三是审批形式更便民。在全市8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便民服务点的基础上新增1家,确保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年审、车辆道路运输证年审等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办、马上办”,大幅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四是窗口管理更用心。全面推行“一口清”告知、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重点岗位AB角制等系列工作制度。局主要负责人每月一次、分管负责人每周一次,走进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现场办公,“以自己为申请人亲身办”“以帮办人员身份陪同办”“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等方式,现场问策问效,着力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审批窗口连续11个月被兴化市数据局评为月度先进窗口。
(三)坚持规范执法,执法为民树形象
落实“执法为民、执法便民、执法护民”要求,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树立交通运输执法队伍良好形象,提高执法公信力。一是持续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强化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两法衔接”、自由裁量等保障机制。制定《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业务监督工作计划》,通过对综合执法业务的监督与指导、规范与教育、防错与纠错,保障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人员依法、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检查计划》,按照规定的频次、比例和方式,切实抓好交通运输日常巡查、检查工作。研究制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分类指导目录》,指导执法人员切实按照职责和权限行使监管事权,杜绝监管真空和缺位现象。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按计划推进全年执法工作,杜绝运动式执法、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做到执法行为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坚决杜绝“执法扰民”“随意执法”“执法不公”等问题。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共计审核重大行政处罚案件17起。进一步加强执法业务监督。通过文书评查、法制审核等方式对执法业务开展监督、指导、规范、纠错,保障依法依制度履职。三是强化柔性执法。以规范性文件印发《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处罚清单(2.0版)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梳理了41项免予处罚、15项从轻处罚、3项减轻处罚以及1项不予强制事项,拓宽轻罚、免罚范围、条件,全年共对53起行政处罚案件依法实施免予处罚,免处金额 5.3 万元,行政处罚案件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积极开展“邀约式”检查,融“刚性执法”与“温情服务”为一体,“靶向式”为企业提供检查和指导服务。四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结果数据的归集和应用,及时办理违法违规信息的抄告与闭环,共发违法抄告函7份,9月以来案件抄告率达100%。强化信用监督管理,推行涉企处罚信用修复告知制度,共发放信用修复建议书29份,完成7家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四)坚持尊法守法,普法宣传润人心
深入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立足行业管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行业法律法规为抓手,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是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年初制定学法计划、普法清单,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深入学习党内法规、宪法、民法典、国家保密法以及业务法律法规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二是加强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扎实开展业务培训,组织执法检查履职标准、记录仪规范使用、行政执法程序、安全生产执法等集中综合培训。参加市司法局、泰州市交通局、泰州支队的各项线上线下执法培训,确保每名执法人员每年培训不少于60学时。三是引领从业人员尊法守法。严把驾乘、驾培、维修等各类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强化政策法规、职业道德、安全知识的宣传。深入兴化市汽车客运站、大运通亨(兴化)网约出租车公司、兴化市城东货车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从‘新’出发•与法同行”系列法治宣传服务活动,为货车司机与网约车司机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和解答服务,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高其依法从业能力、服务水平。四是深入群众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认真开展“农民工学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守好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开通“兴化交通”视频号,探索短视频传播新路径;做优“兴化交通”微信公众号,全年发布信息1168条、总阅读量34.5万次,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发布729篇宣传稿件,全方位宣传兴化交通发展良好态势和特色成果。对接省厅“党旗红•交通蓝”党建第五联盟成员单位省高速公路盐锡支队、泰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深入社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联合农业农村局渔港监督大队走进西荡河渔业码头走进渔民中间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水上交通法律法规,规范各类涉渔作业行为。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法治政府建设要求,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普法宣传形式相对单一,深入程度不够,创新举措不多。二是行政执法监督仍显不足,相关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机制也待进一步健全。三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效能需进一步巩固提升,执法针对性需进一步增强。
2025年,我局将持续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奋发有为的状态和务实高效的作风,一体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一)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之以恒抓好学习教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全过程全方位。
(二)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深化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加大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重大合同审查、政府信息公开回复、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核、复议诉讼案件办理等领域的参与广度、深度。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广告知承诺制、信用承诺制,扩大“即办件”办理范围,加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创新力度。
(四)强化指导监督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丰富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开展“伴随式”行政执法监督,深入执法一线指导监督,助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日常监督,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四基四化”,夯实基层基础基本功。加强对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的指导,深入推行企业法律保护制度和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推进柔性执法文明执法。深入实施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健全执法人员学习培训教育长效机制,推进综合执法人员学习考试常态化,促使执法队伍筑能力之基、补本领之钙。
(五)全面提升法治意识、营造法治环境。着力推动行业全面普法。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主体责任,结合《市交通运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计划》,推进普法与执法有机融合,创新普法宣传新机制新方法新载体,用好网络新平台,丰富普法形式,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