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解读
2024年1-2月规上服务业核算行业上报数据情况简析
  • 信息来源:兴化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2024-03-29 15:47
  • 浏览次数:

一、总体情况

1-2月,兴化市99家参与核算的规上服务业企业共上报营业收入4.73亿元,累计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5个百分点,居泰州第5位,比泰州平均增速低5.8个百分点。

二、分行业情况

(一)其他运输业

1.完成情况。1-2月,4家其他运输业企业共上报营业收入0.25亿元,累计增长15.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9.4个百分点,居泰州第5位,比泰州平均增速高7.3个百分点。

2.影响因素。一方面,企业数量锐减。受去年数据核查影响,4家粮库开票占比较低,上级统计部门多次核查,2024年2月份已将4家粮库转出服务业库,转入批发业库。另一方面,营收总量缩减。2023年4家粮库的营业收入占本行业总量的70%。目前在库的4家企业规模较小,1-2月营业收入仅完成2507万元。同时运行质态较差,经过走访调研,乡镇反馈该行业中规模较大去年同期增幅较高的龙裕粮油,今年为规避风险,预计业务量较去年大幅缩减。

(二)信息技术服务业

1.完成情况。1-2月,该行业共上报营业收入0.11亿元,累计增长62.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2.6个百分点,居泰州第3位,比泰州平均增速高15.5个百分点。

2.影响因素。该行业2023年月度新增入库1家企业---泰州市华祺软件有限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85万元,企业反映受税控影响,今年起暂停开票,预计6月注销退库,基数对该行业影响较大。同时老企业兴化市云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数据质量较差。

(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完成情况。1-2月,33家商务服务业企业共上报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速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居泰州第6位,比泰州平均增速低16.2个百分点。

2.影响因素。一方面,退库企业基数影响较大,楚水招商城、国蟹市场2023年底申请转四下不背基数退库,但省里反馈这两家企业停业时间较长,强制退库,因此1-2月背基数1629万元,拉低行业增速12.3个百分点。预计4月份数据压力会有所缓解,原因是楚水招商城2023年4月起基数为0(受去年数据核查影响)。另一方面,新增企业拉动作用较弱。该行业新增入库10家企业(月度5家,年度5家),但体量较小,2024年1-2月,新增企业上报营业收入3694万元,累计增速54.7%,拉高行业增速8.2个百分点。同时经过走访调研,新入库的两家好想来旗下公司,今年预计无开票,数据压力较大。

(四)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完成情况。1-2月,20家科技服务业企业共上报营业收入1.06亿元,累计增长7.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3.3个百分点,居泰州第5位,比泰州平均增速低9.7个百分点。

2.影响因素。一是行业发展受限。受房地产投资、市政建设工程减少影响,建设、建达两家质量检测公司增速为负艺景园林、城投园林两家园林绿化单位增速放缓。二是该行业2023年年度新增2家企业,但规模较小,1-2月仅实现营业收入194万元,连续高增长难以为继,预计该行业2024数据增长压力较大,需挖掘线索单位,推动新增入库。

(五)居民服务业

1.完成情况。1-2月,16家居民服务业企业共上报营业收入0.46亿元,累计增长25.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0.7个百分点,居泰州第6位,比泰州平均增速低45.9个百分点。

2.影响因素。近两年该行业持续保持高增长,带来高基数、高差异率。该行业1-2月基数0.37亿元,是姜堰区的1.8倍,是靖江市的3倍,是泰兴市的2.7倍,这三个县市该行业增速分别130.2%、104.2%、70.7%,增速差距较大。目前该行业2023年新增4家企业,除泰州市兴兰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外,体量均在500多万,连续高增长难以为继,预计该行业2024数据增长压力较大,需挖掘线索单位,推动新增入库。

(六)文体娱乐业

1.完成情况。1-2月,24家企业共上报营业收入1.13亿元,累计增长32.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5.4个百分点,居泰州第4位,比泰州平均增速高2.5个百分点。

2.影响因素。一方面我市该行业企业数量在6个板块中最多,上报数据基数较大,达到全泰州该行业基数的1/3,数据增长压力较大。另一方面该行业企业多为影院、KTV,占比较高,近年来消费性服务业受影响较大,增速持平。目前该行业2023年新增6家企业,需继续挖掘线索单位,推动新增入库。

三、几点建议

1.重视数据质量,提高开票占比。在库企业中戴南镇“东南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区“经发公司”等平台公司体量较大,年营业收入均超过5000万以上,但税占比较低,下一步将定期比对开票数据,重视源头数据质量。

2.优化服务保障,抓好重点企业。建立健全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及时跟踪摸排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发挥重点企业顶梁柱作用。

3.加强部门协作,挖掘新增入库。持续开展准“四上”企业摸排工作,重点推进月度新增工作,筛选形成“四上”企业线索名单,列入“四上”企业培育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