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兴化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2025-08-04 14:40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泰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8.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与全省、泰州增速持平,增速居泰州第5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0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36.44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305.36亿元,增长7.7%。
1.农业经济基本稳定。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91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夏粮产量有所减缓,总产量43.6万吨,比上年减少0.93万吨,同比下降2.1%。蔬菜供给稳定,上半年蔬菜总产量24.17万吨,增长3.2%。生猪产能持续释放,6月末生猪存栏23.25万头,增长21.6%;上半年生猪出栏17.99万头,增长4.2%,猪肉产量增长1.5%。
2.工业生产稳步向好。1-6月,全市规上工业完成产值570.18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1-5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位列泰州第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1-5月提升0.1个百分点,位列泰州第5。上半年,全市三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433.27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不锈钢制品产业完成产值217.09亿元,同比下降0.9%,低于全市规上工业6.9个百分点;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完成产值143.04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市规上工业4.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73.14亿元,同比增长5.8%,低于全市规上工业0.2个百分点。
3.服务业经济加快恢复。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88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比1-4月加快3.1个百分点,位列泰州第6。参与核算八大门类行业“6升2降”,分行业看,8个服务行业门类中,除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下降外,其他六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均为正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其他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幅分别达32.5%、30.5%。
4.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增速比1-5月回落18.7个百分点,位列泰州第1。从主要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6%,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11.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4%;从投资构成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6%。全市亿元以上在库项目120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3%,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77.9%。
5.市场销售稳中趋缓。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75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位列泰州末位,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从消费类型看,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7%、13.4%,增速均居泰州首位,分别高于泰州平均水平8个和3.1个百分点;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和7.8%,增速均列泰州第5位,分别低于泰州平均水平2.2个和2.4个百分点。
6.对外贸易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增速位列泰州第1,比1-5月提升1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58亿美元,增长10.4%,比1-5月提升12个百分点;进口0.47亿美元,增长49.0%,比1-5月回落14.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0.36亿美元,增长64%,比1-5月提升75.2个百分点。
7.财政收支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4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1-5月份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9.32亿元,增长3.5%,较1-5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22亿元,增长0.3%,较1-5月份提升8.7个百分点。
8.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15元,同比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820元和17005元,增长4.6%和5.4%。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75,比去年同期缩小0.02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经济支撑不强。一方面,重点企业对工业产值的拉动力有所减弱。去年产值超5亿元的29家企业今年6月共完成产值36.6亿元,同比下降5.2%,占比也由去年年底的36.2%回落到33.6%。另一方面,当月和累计工业产销率均居泰州末位。上半年我市累计产销率仅89.8%,是泰州各板块唯一一个产销率低于90%的地区,分别比泰州、全省平均水平低2.3个、4.7个百分点。我市26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累计产销率低于90%。
2.固定投资动力不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月份同比下降48.1%,上半年累计增长2.3%,较1-5月回落18.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速较一季度和1-5月分别回落16.8个、25.9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动力不足,降幅较1-5月扩大2.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同比下降6.4%。从入库情况看,上半年共入库项目55个,入库成功率仅52.9%,其中有16个项目退库,实际入库项目39个;下半年,项目入库标准将持续提高,入库难度不断加大,工作压力随之攀升,后续投资增长面临乏力态势。
3.服务业新增企业不多。上半年,我市新增入库企业数量偏少,其中服务业与贸易领域新增入库企业数量同比均有所下降。具体来看,新增贸易企业11家,新增服务业企业1家,在泰州全市新增企业中的占比分别为7.9%和3.8%。从体量上看,上半年我市限上贸易额在泰州全市占比仅12.3%,服务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为236.3万元,贸易和服务业企业户均体量均远低于泰州市平均水平。受新增企业数量少、增量不足影响,其对数据的拉动作用较弱,难以对服务业全年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三、相关建议
1.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大数据挖掘力度和分析研究深度,紧盯重点指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进行高频监测,精准研判全市经济运行质态及趋势,着力巩固优势指标,做强支撑性指标,靶向提升弱势指标,排查经济运行中趋势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2.紧抓数据质量核心关键。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需从项目源头和数据审核两方面精准发力。一是严守项目入库新规,严格对标国家、省统计局要求,杜绝虚假项目,确保入库项目真实合规,同时兼顾自上而下的项目培育任务与自下而上的项目挖掘任务,充实项目库基础;二是严控数据误差提升质效,规范数据采集标准和流程,加大审核力度,对缺乏支撑依据的数据不予采用。通过“淘汰一批、做优一批”,持续优化限上规上企业数据质量。
3.增强经济发展增长后劲。狠抓“四上”企业新增入库工作,聚焦新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加强部门协同,强化企业培育指导;建立“准四上单位”动态管理库,精准开展单位核查比对与企业入库审核指导,推动企业及时完成月度、年度入库纳统,全面收集相关资料,确保应入尽入,通过新进企业的增量效应,提升全市统计数据质量,为经济发展增长后劲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