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宣传
江苏兴化:“微创新”释放“大能量”
  • 信息来源:苏祺 金蕾 冯兆宽
  • 发布日期:2024-03-19 17:16
  • 浏览次数:

     “感谢市总工会搭建的技术创新平台,我申报的一种收线机排线位置自动调整的方法被认定为泰州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并荣获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近日,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九厂职工刘德龙说道。

 

      日前,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总工会举办全市产业工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表彰发布会,对获评泰州市职工“三十”优秀创新成果、“五小”活动优秀项目以及全市产业工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成果分别进行表彰。“近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双向融合,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打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群众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有效挖掘和激发职工创造潜能,为助推兴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兴化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

搭建创新联建“微平台”

 

      兴化市总工会立足全市资源禀赋、产业布局,聚焦党政所需、工会所能,成立高性能金属制品、精密铸造和健康食品三大产业劳模创新工作联盟。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映射作用”和“头雁效应”,开展“师徒结对”“名师带徒”活动,传承一批传统技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孵化一批创新成果,创造一批精品项目。聚焦产业和行业中的卡脖子重点难题,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5万元,通过“点题攻关”“企业结亲”“技术联姻”,在产业化建链、强链、补链上形成互通、互助、互补。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2023年,兴化市总工会成功承办泰州市职工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技能竞赛,兴化市代表团荣获团体和个人“双第一”的好成绩。举办兴化市首届新业态群体技能竞赛,全市快递员、外卖送餐员、货车和网约车司机代表近200人参加活动。

构建创新评价“微杠杆”

      兴化市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兴化市产业工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价积分奖励办法》,将职工科技创新“三十”“五小”活动及合理化建议,细分为技术性应用类和群众性活动类两大类,构建以“积分制”为形式的规范评价体系。同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对获奖的企业、车间、班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提高职工科技创新成果的申报率和覆盖面。创新出台《关于全市产改重点企业工会主席“星级”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市40家产改试点企业开展星级工会主席评比活动,通过以“点”带面辐射,以“评”撬动引领,以“星”提质创优,推进企业为职工提供创新舞台,让职工成为创新主角。《兴化市产改重点企业工会主席“星级”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被全国产改协调小组专报作为典型经验加以推广。

打造创新创效“微引擎”

 

      兴化市总工会推进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协商签订工作,将“技术创新”与薪酬待遇、政治荣誉、技能等级及职称提升挂钩,促进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2023年,兴化市总工会组织召开全市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协商观摩暨工作推进会,指导双乐公司签订《双乐颜料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围绕全市中心大局,着眼“专精特新”,深入开展“三十、五小”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2023年来共收集申报技术创新项目89个,其中有20项荣获泰州市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7人荣获泰州市“五一奖章”,13人荣获泰州“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项目申报数及获奖数均位列泰州市第一,有效激发职工参与技术创造、技术发明、技术革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锚定职工科技创新主线,通过拓展‘引领+赋能’渠道、搭建‘强链+补链’平台、完善‘保障+激励’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职工创新创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兴化市总工会负责人最后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