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宣传
全省首批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兴化市东罗村示范了什么
  • 信息来源:董鑫 金荣安
  • 发布日期:2024-08-07 09:31
  • 浏览次数:

盛夏的东罗村,好似打翻了的调色板:平旺湖上,碧波荡漾;千岛园里,青紫葡萄惹人垂涎;耘朵民宿旁,绿了芭蕉、红了荷花……

 

东罗村地处兴化市千垛镇,是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之一。“鸟儿飞回来了,社会资本进来了,年轻人回来了。”东罗村党总支原书记罗宝田这样总结村里的变化。

打造省特色田园乡村,缺钱是最大的“拦路虎”。2017年,兴化市政府、南京万科、东罗村村集体三方携手,以碧水东罗为“试验田”,采用“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的创新合作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的江苏样板。

 

漫步青石板铺成的巷子,东罗烧饼店、东罗老马家酒坊、东罗兴元包子铺等店招林立,天南地北的游客徜徉其间,深度体验乡村旅游。“不搞大拆大建,只进行‘针灸式’的点状更新,最大程度保留乡村传统风格。”东罗村党总支负责人说道。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推进特色田园建设过程中,东罗村力求观赏性和实用性兼顾。“碧水东罗”项目运营负责人蒋威介绍,他们将老庙改建成东罗大礼堂,可以办演出、展览;将闲置小学改成民宿,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变老房子为村民大食堂,承办村民的红白喜事,既服务了村民又培育了乡风文明。

打造省特色田园乡村,特色产业是基础。抢抓靠近千垛景区的地理优势,东罗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2018举办了首届“碧水东罗”民俗节,同年9月23日承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泰州主会场等节日活动,迎来了游客40万人次,拉动旅游收入有200多万元,一批村民在家门口捧上了“旅游碗”,吃上了“生态饭”。

村民罗中坤原在苏州打工,眼看乡村旅游兴起,4年前,头脑活络的他返乡开办民宿,春天旅游旺季时,民宿的15间房供不应求,一年能挣10万多元。

放大生态优势,推进农旅融合,东罗村做活土地流转“大文章”,引导有实力的村民开办果园,示范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在千岛园,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葡萄即将上市,在此负责果园管理的杨友年忙个不停。“土地流转后,就一直在果园帮忙。除了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外,每年的工资还有5万多元。”杨友年乐呵呵地说道。去年,东罗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13万,村民人均收入达3.25万元。

加快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东罗村注重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打造八十八仓品牌,目前已形成“一禾一斗”兴化大米、“青田萃”大麦若叶、非物质文化遗产“桂花米酒”、红膏大闸蟹等四条产品线。

 

乡村越美丽宜居,消费业态在不断丰富,一批年轻人把寻梦的目光转投向农村。在位于东罗村的几木咖啡馆,咖啡师高庆英是从上海回来的。“村里许多村民喝的人生中第一杯咖啡,就是来自几木咖啡馆。”高庆英笑着说道。

“目前,我们准备启动项目的三期。”蒋威介绍,他们不仅要对现有民宿进行扩大升级,还要通过水面开发等推出沉浸式旅游度假项目,打造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

夕阳西下,村民大食堂飘来饭菜香味。平旺湖边,村民带着孩子前来游泳,享受夏日难得的户外清凉,欢乐声此起彼伏,在这个省特色田园乡村上空回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