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袁开建
- 发布日期:2024-03-25 10:36
- 浏览次数:
微风轻拂,河面碧波荡漾;整洁的民居旁,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矗立其中;碧绿的麦田旁,一条笔直的水泥路在人们脚下延伸……阳春三月,走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南镇罗顾村乡村大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
罗顾村党总支书记杭正林介绍,这一段原是盐靖河畔一段圩堤。一度时期,有人在这里挖翻种植,有人向这里倾倒垃圾,既影响环境,又给防洪带来隐患。
扮靓母亲河 打造“盐靖河外滩”新名片
盐靖河兴化段全长54公里,流经罗顾村近两公里。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罗顾村因地制宜把这一段打造成风光带。工程实行圩路结合,将480米土路建成水泥路,安装了新式的景观路灯,两侧护坡上栽种植树木花草,既加固了圩堤,又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方便了群众出行,可谓是一举三得。清晨,人们在这里晨练;晚上,人们在闪烁的灯光下漫步。老百姓称这里是“盐靖河外滩”。罗顾村在村西的盐靖河边建起了一个文化墙,上面书写者“幸福都是奋斗出的”一行大字,与“盐靖河外滩”连成一体,成为一个河边景观。
筑好乡村路 建设一路风景一路歌
罗顾村由原罗东、罗西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一度时期,老百姓出门只能由村北绕道而行。罗顾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这条路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这条环绕全村的700米长的南环路建成,并在沿线布置了众多微景点,成为老百姓通往美好生活的景观大道。
走过通往该村的盐靖河大桥,排排绿树,伫立在宽阔平坦的乡村大道旁;那高高悬挂在小桥两侧红红的中国结路灯,在春阳下分外耀眼。杭正林说,村里原先的200多盏路灯使用年代久远,晚上像萤火虫一样一闪一闪地。村里全部换成了LED路灯,其中42盏是红红的中国结路灯,每到夜晚让人感觉“疑是银河落罗顾”。
注入文化内涵 擦亮幸福乡村最美底色
在罗顾村南头的居民小区房屋墙体上,一幅幅栩栩如生富有乡村文化气息的手绘墙画,不仅推动了罗顾村的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增添了绚丽的一笔。一幅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墙画格外引人注目,一名头戴斗笠的农民正在用牛耕田,上面有割麦、栽秧、打谷等场景,上方安装了两盏中国结路灯。每到晚上常有家长带着孩子们来这里“上课”,让他们了解这些几乎失传的农活,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就连接送学生的候车亭也设置了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文明礼仪的宣传牌。设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古色古香大舞台,成为老百姓的“大世界”,只要不下雨,有两支农民健身队正常在这里表演舞蹈。逢年过节常有老板请来戏班子请乡亲们看戏。
走在罗顾村的大小巷子里看不到一点垃圾,河里也看不到漂浮物。近年来,罗顾村新建公厕14座。“营造美丽环境的关键词是:长效、制度、责任。”杭正林说,抓环境是个系统工程,全村有14名专职保洁员,每天早上8时准时开着电动垃圾车上班,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所有村干部都有责任区,有告示牌贴在墙上,接受老百姓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