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兴化市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2024-10-25 15:34
- 浏览次数:
金秋十月,农业大市兴化迎来秋收季。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粮食大面积单产持续提升为目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和装备现代化为支撑,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纽带,以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为动力,集成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推动粮食生产全要素资源同向整合、全环节融合发力、全区域大面积均衡增产,实现低产变中高产、中高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兴化去年粮食总产量逾25亿斤。
“我们抓好任务备案、绿色技术、主体培育以及服务责任这‘四张清单’,全面落实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创建工作。”兴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去年,兴化落实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23个,项目区面积17.85万亩,重点推广南粳9108,示范推广泰香粳1402、金香玉1号等优质品种,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应用率100%,培育粮食生产新型主体151户,带动4303名农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产粮大市,兴化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市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引领,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协作,去年试验示范69个优质水稻品种(系),示范“水稻机插施肥一体化技术”“水稻全生物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智慧稻作技术”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8项。同时创新联农带农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再创新高!今年夏收,兴化全市小麦平均单产404.4公斤,高于去年。而在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小麦绿色高效示范片平均测产为578.19公斤,较非项目区平均单产515.86公斤,增加62.33公斤,增幅12.08%,提质增效明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条底线,突出“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的导向,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兴化通过实施粮食生产“百千万”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布局打造一批“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
“示范片(方、田)建设实行一片(方、田)一策,做到种植品种、物资供应、技术路线、指导服务、田间管理五个统一,提高示范片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兴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兴化通过粮食生产“百千万”工程建设,力争到2026年建设一批水稻亩产700公斤的万亩高产片、800公斤的千亩示范方、900公斤的百亩攻关田,小麦单产达到500公斤的万亩高产片、600公斤的千亩示范方、700公斤的百亩攻关田。全市粮食单产稳定在510公斤/亩以上,稳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