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旗幡如海锣鼓喧 千年会船续乡魂
- 信息来源:兴化市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2025-04-09 10:09
- 浏览次数:
4月4日,江苏兴化戴南镇茅山村的西大河水域人潮涌动,锣鼓声震天。130余艘会船如离弦之箭破浪前行,两岸6万余名观众,见证这场延续800余年的非遗盛典——茅山会船。
茅山会船始于南宋绍兴年间,当地人为祭奠抗金战争中阵亡的无主亡灵,每年清明撑船洒麦饭、奠酒浆。如今,这一习俗已演变为规模宏大的水上竞技与民俗展演。会船形似战船,船头立旗幡,船身插彩旗,青壮年分列船头船尾,竹篙起落间,船行如飞,浪花四溅。
“春节可不回,清明必会船!”这句俗语道出茅山人的坚守。49岁的荀东林专程从山东日照赶回,首次担任船尾“撑手”;茅东村600人同吃“大锅饭”的热闹场景,印证着民俗的向心力。活动当天,周边10余乡镇200余艘船、5000余村民竞逐浪涛,船影与人潮交织成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作为兴化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的首个清明,本届会船凸显非遗保护新气象,镇内投资500万元打造“绿色水上赛道”,非遗大院集中展示茅山号子、竹泓木船工艺。石锁艺人的高空抛接绝技引得喝彩连连,传统技艺与现代文旅在此碰撞出火花。“两岸设施更完善,非遗节目更丰富!”上海返乡的郭嘉玲感叹。
从战场祭魂到文化名片,茅山会船承载着敬仰生命、团结乡邻的精神内核。当竹篙击水声再次响彻西大河,八百载时光仿佛在此刻重叠——变的是愈发精彩的呈现形式,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