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索引号 3212810002/2024-00005 分类
发布机构 兴化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4-10-24
文号 时效
关于兴化市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的政策解读
  • 信息来源:兴化市政府办
  • 发布日期:2022-12-07 16:14
  • 浏览次数: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我市制定印发了《兴化市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兴化是渔业大市,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2年位居全省内陆渔业县市之首,池塘养殖是我市渔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今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促进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51号),要求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进一步提高池塘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明确2022—2025年全市池塘标准化改造任务的通知》(泰农传﹝2022﹞63号)对改造的任务和相关要求进行了明确。

二、改造目标和区域

到2025年底,全市26个乡镇(街道)辖区内具备改造条件的水产养殖池塘完成88903亩池塘标准化改造,实现池塘养殖产能稳步提升,尾水排放稳定达标,水产品有效供给,渔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主要实施的内容

(一)池塘改造标准

1.改造基础设施。按照“池埂整齐、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要求,实施清淤浚深、固基护坡等池塘改造工程,提升池塘养殖产能。开展水电路涵洞闸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进、排水系统,鼓励采用生态护坡、网片护坡等形式,改善池塘养殖条件。

2.完善配套设施。养殖池塘结合生产实际配置增氧、投饲、防逃等设施设备,鼓励和支持“互联网+管理”,支持安装水质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提升池塘养殖智能化装备水平。

(二)养殖尾水治理

1.实施生态化改造。鼓励采用多级净化、人工湿地、原位修复等尾水处理模式,通过自然沉降、物理过滤、生物净化和曝气等尾水处理方式,增强尾水处理能力。鼓励根据养殖品种和产量建设一定比例的尾水净化区,配套尾水净化设施设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和净化区域,提高尾水处理设施装备水平。

2.加强尾水排放管控。规范设置养殖尾水排放口,开展养殖尾水排污口申请登记和养殖尾水排污口水质监测工作,提升尾水监管数字化装备水平实施水草排放、清塘消毒及尾水排放网格化管控,设置水草固定堆放区,禁止堆放河边,对河边水草及时收集打捞。落实养殖尾水排放登记备案制度,强化排前检测,养殖尾水经乡镇(街道)确认后,科学错峰排放。

(三)推进实施健康养殖

1.推广健康养殖技术。结合我市实际,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模式,支持工厂化循环水等集约化健康养殖。深入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养殖尾水治理、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种业质量提升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提升绿色健康养殖水平。

2.强化投入品管理。落实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白名单制度,依法规范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生产和流通市场。推行实名购买制度,建立完善销售监管、使用指导机制,构建全程可追溯体系。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使用水产养殖用投入品行为,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优质安全水产品供给。

链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兴化市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的通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