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文件
索引号 3212810002/2025-210136 分类
发布机构 兴化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5-08-01
文号 兴政办发〔2025〕11号 时效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 信息来源:兴化市政府办
  • 发布日期:2025-08-01 16:46
  • 浏览次数: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关于建立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体系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兴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730

 

 

关于建立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体系实施方案

 

进一步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建立符合兴化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重点任务

(一)健全非遗项目科学管理体系

1.做好调查记录。在原有普查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专项调查,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完善档案,加强普查数据、资料的整理、保存和运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支持优先记录传承环境或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传承面临困难的项目。(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加强项目管理。做好国家、省、泰州市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申报工作,夯实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责任,加强存续状况评测和保护绩效评估。构建科学、合理的代表性项目分类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完善专家评审机制。(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3.实行分类保护。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属性、特点和需求,明确主体责任,构建分类保护的责任体系。发挥我市民间文学资源富集优势,挖掘阐释其时代价值、社会功用,创新表现方式。提高茅山号子、沙沟板凳龙舞、锣鼓书等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的实践频次和展演水平,加大剧本创作、排演扶持力度,支持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类展演交流活动。推动木船、面塑、剪纸等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及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加强猪头肉、茅山馄饨、兴化早茶等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保护传承及宣传推广力度持续办好清明节茅山会船“沙沟游走灯会”等民俗活动。推动传统医药传承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责任单位:市文联、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统战部、卫健委、文旅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强化传承队伍建设。以传承为中心,定期开展兴化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建立动态评估和退出机制;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带徒授艺和传承传习活动,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校园传承等多种模式,扩大传承队伍。加强中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形成合理传承梯队。(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教育局、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力

5.建设传承体验设施。结合两街一镇保护更新、博物馆改造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展示馆、成家大司马府非遗馆更新改造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文创中心、小剧场和特色街区建设。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传承保护,支持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发展沉浸式、互动式的观展、研学项目,进一步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住建局、文旅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深化文旅融合。支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绎作品。深入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活动,在李中水上森林、千垛景区等核心文旅场所,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入驻,举办非遗展演、展示和民俗体验等活动,向游客展现里下河地域文化独特魅力。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活动等,策划组织富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打造非遗特色文化品牌。(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旅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促进合理利用。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农业、体育等融合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有兴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支持合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竹泓木船、农民画、米甜酒、中庄醉蟹等特色产业,持续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带动就业创业。组建国有控股文创公司,系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创产品研发、品牌塑造与市场运营,推动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旅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

8.推动广泛传播普及。运用融媒体平台,创作精品非遗宣传片,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运用短视频平台、小红书、B站等新兴媒体,将兴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渠道、系统化、全方位传播。支持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融媒体中心、文旅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整合茅山号子、板桥道情、剪纸、农民画、面塑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中小学开设特色体验课程,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建设特色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教学科研、社团活动和实践工作室建设。(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教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推动合作交流。强化“走出去”“引进来”,深化非遗项目的宣传展示、交流分享、互鉴合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积极参加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讲好兴化故事,推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提升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旅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机制

(一)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对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实落细职责分工,合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二)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日常督查和定期评估,对代表性项目的存续情况、保护单位及传承人履职情况、保护单位开展传承情况等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综合运用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等多种手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法教育,增强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责任感。

(三)加大扶持力度。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非遗保护传承传播、非遗基础设施建设、濒危项目保护、传承人传习补助、非遗重大活动开展及各类获奖的补助支出。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综合授信、融资服务等方面为非遗相关企业提供特色金融产品。支持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资助、依法设立基金会等形式,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四)营造良好氛围。深入挖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加强对特色非遗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开发运用。推动新闻媒体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进行集中专题报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宣传推广,凝聚全民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附件1.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职责分工

      2.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3.兴化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职责分工表

 

 

 

 

 

 

 

 

 

 

 

 

 

 

 

 

附件1

 

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

职责分工

 

一、市政府有关部门

文体广旅局: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督促相关单位、个人依法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义务;制定并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交流活动;监督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保存、管理和利用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库,为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评审论证;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并监督使用;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有关的其他工作。

教育局: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内容,按课后服务费用标准发放补助,开展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活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

财政局: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相关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并管理、监督资金的使用

市场监管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行为;协助非遗项目进行商标注册、地理标志保护对中庄醉蟹、米甜酒制作、猪头肉制作等美食类非遗项目进一步明确质量标准,加强监督引导

文  联:扶持民间文学创作,组织学术研讨、出版相关文集;培养民间文学传承人,开展口述史采集等活动;及时发布民间文学作品,联合文旅活动进行情景化展演。

卫健委:参与整理、研究本地传统中医药非遗项目,建立数字化档案;加强对中医药文化资源整理挖掘,推动传统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转化。

统战部:负责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中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督与管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展示符合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融媒体中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国有平台公司(文旅公司)

推动非遗与旅游线路、景区建设、文创产品的深度融合;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非遗跨区域传播激活非遗传承创新活力,实现非遗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

明确专人负责,组织开展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及时提供线索;协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和传承人推荐工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建立乡镇级非遗传承点,支持非遗工坊发展,促进非遗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四、项目保护单位

收集该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保护与该项目有关的实物和场所;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制定并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定期向同级文化主管部门报告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开展该项目的宣传展示和展演活动,为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五、非遗传承人

带徒授艺,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与展演活动配合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字、影像记录工作,提供相关实物、技艺资料结合市场需求,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或参与文旅体验项目展示展演,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附件2  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序号

类    别

项目名称

级别

保护单位

备注

1

民间文学

施耐庵与《水浒》传说

省级

兴化市图书馆


2

兴化韩乐吾的故事

泰州级

兴化市戴窑镇综合服务中心


3

吉高的传说

泰州级

兴化市文化馆


4

郑板桥的故事

泰州级

兴化市博物馆


5

陆西星著《封神》的故事

兴化级

兴化市图书馆


6

兴化谚语

兴化级

兴化市大垛镇综合服务中心


7

传统音乐

茅山号子

国家级

兴化市关注文化传播中心


8

茅山佛教音乐

泰州级

兴化市关注文化传播中心


9

“六书”(乐书)音乐

泰州级

兴化市陈堡镇综合服务中心


10

板桥道情

省级

兴化市文化馆


11

周奋西江月号子

兴化级

兴化市沙沟镇综合服务中心


12

戴窑窑工号子

兴化级

兴化市戴窑镇综合服务中心


13

民歌(兴化民歌)

省级

兴化市周庄镇综合服务中心


14

林湖民歌

泰州级

兴化市林湖乡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15

兴化边城曲牌

兴化级

兴化市周庄镇综合服务中心


16

传统技艺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

国家级

兴化市竹泓木船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17

中庄醉蟹制作技艺

省级

兴化市正童食品有限公司


18

兴化湖彩蛋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金松蛋品加工厂


19

沙沟鱼圆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沙沟古镇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20

兴化水车制作技艺

省级

兴化市长龙古农具制造有限公司


21

兴化匾额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博物馆


22

传统技艺

渔具制作技艺(兴化渔具制作技艺)

省级

兴化市沙沟古镇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23

青布挑花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文化馆


24

兴化三腊菜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安丰镇综合服务中心


25

昌荣传统儿童玩具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昌荣镇综合服务中心


26

锡器制作技艺

省级

兴化市文化馆


27

兴化书画装裱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博物馆


28

兴化钉鞋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荻垛镇综合服务中心


29

郏周蓑衣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荻垛镇综合服务中心


30

兴化犁具制作工艺

兴化级

兴化市安丰镇综合服务中心


31

沙沟藕夹子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沙沟镇综合服务中心


32

兴化果蔬雕刻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33

兴化竹雕工艺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34

兴化“正清牌”纸牌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35

兴化水石造景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36

酿造酒酿造技艺(米甜酒酿造技艺)

省级

兴化市难得酒厂


37

兴化渔网编织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海南镇综合服务中心


38

兴化垛田生产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垛田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39

兴化药膳八珍糕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40

兴化藤柳编织传统手工工艺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41

茅山石刻

兴化级

兴化市戴南镇综合服务中心


42

茅山竹筷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戴南镇综合服务中心


43

竹泓制香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竹泓木船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44

兴化空竹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45

竹泓传统木桌琴凳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竹泓镇综合服务中心


46

传统技艺

家具制作技艺(兴化家具传统制作技艺)

省级

江苏板桥红木家具有限公司


47

兴化绣花虎头鞋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48

兴化古筝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49

古法铜器制作技艺(铜器制作技艺)

省级

兴化市文化馆


50

蒸馏酒酿造技艺(大麦酒酿造技艺)

省级

兴化市沧亭酒厂


51

兴化戏剧脸谱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52

木杆秤制作技艺

省级

兴化市宝鼎衡器经营部


53

兴化茶食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博物馆


54

兴化糯米软麻花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闻氏软麻花制作坊


55

兴化扫帚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薛氏扫帚制作坊


56

兴化黄烧饼制作技艺

兴化级

张氏小炉烧饼制作坊


57

猪头肉烹制技艺(兴化猪头肉卤制技艺)

省级

兴化市蒋仕昌卤菜馆


58

兴化咸鸭蛋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金松蛋品厂


59

沙沟酥皮春卷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沙沟镇综合服务中心


60

兴化蒋氏卤菜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蒋氏卤菜馆


61

兴化邹氏白酒固液态发酵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沧亭酒厂


62

兴化车木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63

兴化银器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博物馆


64

兴化养和园传统菜肴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养和园大酒店


65

陶庄羊肉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陶庄镇综合服务中心


66

兴化焦氏纯粮酒酿造技艺

兴化级

兴化焦氏纯粮酒坊


67

传统技艺

兴化菜籽油传统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千岛菜花油脂有限公司


68

牛肉制作技艺(竹泓卤牛肉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竹泓镇庆怀卤菜经营部


69

兴化香肠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千垛镇综合服务中心


70

兴化鳖鹤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博物馆


71

兴化老鸦育雏及捕鱼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陈堡镇综合服务中心


72

兴化茅山馄饨制作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关注文化传播中心


73

兴化米摊饼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74

兴化麦芽糖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75

兴化二胡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76

砖瓦制作技艺(兴化传统砖瓦烧制技艺)

泰州级

兴化市安丰镇综合服务中心


77

兴化古方烤鸡制作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78

传统舞蹈

龙舞(沙沟板凳龙舞)

省级

兴化市沙沟古镇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79

兴化判官舞

泰州级

兴化市文化馆


80

千户狮子舞

泰州级

兴化市关注文化传播中心


81

兴化高跷龙舞

泰州级

兴化市垛田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82

传统美术

兴化麦秸工艺

泰州级

兴化市千垛镇综合服务中心


83

兴化烙画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84

兴化通草画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85

兴化彩线编结

泰州级

兴化市文化馆


86

砖雕(戴窑砖瓦雕刻)

省级

兴化市青龙桥古建砖瓦有限公司


87

泰州糖塑(兴化糖塑)

泰州级

兴化市戴窑镇综合服务中心


88

兴化面塑

泰州级

兴化市大营镇综合服务中心


89

传统美术

兴化泥塑

泰州级

兴化市永祥民间工艺品加工厂


90

兴化剪纸

泰州级

兴化市垛上农民画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91

木雕(西鲍木雕)

泰州级

兴化市博物馆


92

竹编(兴化篾编)

泰州级

兴化市陈堡镇综合服务中心


93

拾破画(破卷残书)

兴化级

兴化市垛田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94

兴化垛田农民画

泰州级

兴化市垛田农民画研究会


95

传统医药

兴化木塔寺卞氏眼科疗法

泰州级

兴化市中医院


96

潘氏喉科疗法

泰州级

兴化市周庄镇综合服务中心


97

左氏正骨疗法

泰州级

兴化市陶庄镇综合服务中心


98

膏药制作技艺(邱氏烫伤膏制作)

省级

兴化市戴南镇茅山卫生院


99

儿科疗法(兴化史氏中医幼科疗法)

省级

兴化市戴窑中心卫生院


100

老圩蛇伤疗法

兴化级

兴化市安丰镇综合服务中心


101

兴化徐氏皮肤病传统疗法

兴化级

兴化市戴窑镇综合服务中心


102

兴化夏氏针灸疗法

泰州级

兴化夏树柏经络养身馆


103

兴化舒氏骨伤疗法

兴化级

兴化市乾行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104

兴化朱氏中医点痣疗法

兴化级

兴化市中医院


105

兴化冯氏皮肤病传统疗法

兴化级

兴化市冯氏皮肤健康信息咨询服务部


106

兴化徐氏“横推法”推拿技艺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107

兴化徐氏外科疮药疗法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108

曲    艺

兴化锣鼓书

省级

兴化市昭阳情艺术团


109

兴化唱凤凰

兴化级

兴化市戴南镇综合服务中心


110

沙沟锣鼓乐

兴化级

兴化市沙沟镇综合服务中心


111

民    俗

兴化都天庙会

泰州级

兴化市陈堡镇综合服务中心


112

庙会(茅山东岳庙会)

省级

兴化市关注文化传播中心


113

民    俗

兴化铜匠会习俗

兴化级

兴化市文化馆


114

清明节(茅山会船)

国家级

兴化市关注文化传播中心


115

兴化渔家婚俗

兴化级

兴化市垛田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116

元宵节(沙沟游走灯会)

省级

兴化市沙沟古镇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117

芦洲东岳庙会

兴化级

兴化市垛田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118

兴化行帮香会

兴化级

兴化市钓鱼镇综合服务中心


119

昭阳庙会

兴化级

兴化市昭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120

三王龙灯会

兴化级

兴化市临城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121

早茶习俗(兴化早茶习俗)

泰州级

兴化市文化馆


122

东十里三官庙会

兴化级

兴化市临城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123

传统戏剧

兴化戴家舍提线木偶戏

兴化级

兴化市林湖乡综合服务中心


124

淮剧

省级

兴化市淮剧团


 


附件3  兴化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职责分工表

序号

类    别

项目名称

级别

责任单位

分管负责人

科室负责人

1

民间文学

施耐庵与《水浒》传说

省  级

文  联

唐小进

陈婷婷

2

兴化韩乐吾的故事

泰州级

文  联

唐小进

陈婷婷

3

郑板桥的故事

泰州级

文  联

唐小进

陈婷婷

4

传统音乐

茅山号子

国家级

教育局

朱  倩

翟晓艳

5

板桥道情

省  级

教育局

朱  倩

翟晓艳

6

民歌(兴化民歌)

省  级

文体广旅局

许  雯

丁永忠

7

传统技艺

传统木船制造技艺

国家级

文旅公司

耿  琪

解建萍

8

渔具制作技艺(兴化渔具制作技艺)

省  级

沙沟镇

史华香

张志标

9

中庄醉蟹制作技艺

省  级

市监局

郭  勇

沈春燕

10

兴化茅山馄饨制作技艺

泰州级

市监局

郭  勇

沈春燕

11

酿造酒酿造技艺(米甜酒酿造技艺)

省  级

市监局

郭  勇

沈春燕

12

家具制作技艺(兴化家具传统制作技艺)

省  级

开发区

袁天胜

李建华

13

传统舞蹈

龙舞(沙沟板凳龙舞)

省  级

沙沟镇

史华香

张志标

14

传统美术

砖雕(戴窑砖瓦雕刻)

省  级

戴窑镇

张文干

史  进

15

兴化面塑

泰州级

文旅公司

耿  琪

解建萍

16

兴化剪纸

泰州级

文旅公司

耿  琪

解建萍

17

传统医药

兴化木塔寺卞氏眼科疗法

泰州级

卫健委

曹恒源

张孙侃

18

曲    艺

兴化锣鼓书

省  级

昭阳街道

朱晓伟

戴谢勇

19

民    俗

茅山会船

国家级

戴南镇

赵小芳

蔡爱方

20

庙会(茅山东岳庙会)

省  级

统战部

刘凤杰

舒  苏

21

传统戏剧

淮剧

省  级

文体广旅局

许  雯

丁永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