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兴化
市委全会精神解读之二:深入论证推进“十五五”标志性项目,拓展形成有特色重效益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信息来源:兴化发布
  • 发布日期:2025-08-29 08:49
  • 浏览次数:

编者按: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指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向“十五五”发展,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提升发展效益,更加注重抓好影响全局、事关长远、跨度数年的基础性、引领性工作,致力走出有特色重效益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兴化路径。如何走出有特色重效益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兴化路径,全会从推进乡镇高质量发展和深入论证推进“十五五”标志性项目两个方面分别作了重点部署。本期推出市委全会精神第二篇解读《深入论证推进“十五五”标志性项目,拓展形成有特色重效益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统筹谋划,抓住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把握好节奏和进度,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与整体目标保持取向一致性。”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做好重大项目的论证推进,作为“十五五”规划体系的具体抓手,作为与上级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相衔接的重要载体,致力增创发展优势、实现更好发展。

一、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深入论证推进产业升级标志性项目

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产业用地空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产业配套功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素。

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首次提出特色产业片区建设,并作为首要任务。到2025年,我市特色产业片区拓展到11个镇街30个、总面积9026亩。其中,戴南镇(高新区)特种合金产业片区和开发区健康食品产业片区作为产业升级的两个标志性项目,是泰州“大海新晨”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区。

戴南镇(高新区)特种合金产业片区规划总面积880亩,其中盘活低效土地608亩,新征用地172亩,绿化用地100亩。片区以省重大、市重点项目作为落户标准,已开工3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中,一个已列为省重大项目,一个正在申报省重大项目,还有一个列为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十五五”期间,还将规划打造特种合金中试基地、展示中心、产业研究中心、科创中心、总部经济服务中心、商务服务中心,以及人才综合服务片区。

开发区健康食品产业片区规划总面积1080亩,剩余可用土地854.22亩中,存量工业用地266.87亩,正在征收土地587.35亩。片区内已开工建设10个产业项目,其中省重大项目一个、正在申报省重大项目一个、泰州市重点项目七个。“十五五”期间,将在污水处理、标准厂房等现有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共享检测、水电蒸汽、污水处理、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深入论证推进城市更新项目

2024年7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同步出台贯彻《意见》。全会提出深入论证推进6个标志性城市更新项目,精准聚焦重点民生需求,致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我市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门、北门、沙沟古镇“两街一镇”保护更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三个标志性项目,首期项目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更新和街区基础设施功能提升为重点。项目总投资49亿元,首期投资10亿元。目前,东门已形成更新规划、详细规划初步成果,北门实质启动初步设计工作,沙沟古镇功能项目配套取得阶段性进展。当前,正在完善房屋收储政策、融资可研报告等,计划十月份获得国家超长期政策性贷款,全力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力争今年内首期工程进场施工。

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布置的重点任务之一,城区消防本质安全提升作为标志性项目,重点是系统性化解我市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等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消防安全体系。当前正在推进排查摸底、方案制定,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城区消防栓全覆盖整治。

供水污水一体化治理是城乡建设的两个标志性项目,总投入13.6亿元。前期,已经和投资方就PPP项目优化方案达成协议,收回水厂管理权,今年将全面启动供水管网改造与设备更新,已获得国债资金7355万元,预计到2027年底项目建成使用后,全市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到15%以内。污水治理方面,污水处理厂建设布局“三年计划两年完成一步到位”,同步推进污水管网排查更换,到2027年底城乡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提升至85%以上。

三、深刻把握国家省级工程项目的巨大机遇,深入论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标志性项目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至关重要。

盐泰锡常宜铁路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城际铁路,其中兴化段总投资115亿元,计划于2030年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助力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前,盐宜铁路已完成全线用地用林组卷材料上报相关工作,陈堡镇特大桥176#墩成为泰州首个顺利浇筑完成的承台。我市重点将全力服务保障工程建设,明确枢纽片区建设总体思路,高标准推进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以重大交通格局重塑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以通用机场为重要基础设施的低空经济正式跃升为国家战略,我国通用机场网络正在迎来跨越式发展。兴化通用机场是全省规划的35个通用机场之一,占地总面积406亩,估算总投资5亿元,近期报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2026年开工建设、2028年竣工验收。市委市政府正在组织专班开展调研,明确通用机场功能定位和运营管理模式,谋划发展“低空+”多元应用场景,规划布局航空产业园,全力打造低空经济新版图。

同时,我市正在加强兴东线航道整治工程论证、淮兴泰铁路上争工作,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研究,待具备条件后积极推进。

四、致力彰显我市鲜明产业特色,深入论证推进农文旅融合标志性项目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获得一批国家和省级试点项目。在此基础上谋划打造5个“十五五”标志性项目,致力构建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钓鱼镇绿色有机大米种植基地总面积约2703亩,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轮作休耕、种植绿肥、稻鸭共作等生态技术涵养土壤肥力,从选种育苗到收割仓储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当前,正在一体谋划推广销售、品牌打造、精深加工。

兴东镇有机大米种植基地总面积约3800亩,今年实验面积200亩,成功实现“稻鸭共作”“稻虾共作”等生态循环种养。基地种植、收储、加工及销售一体化运营,已建成农产品追溯、有机肥处理、简易育秧等设施,正在推进烘干、仓储、深加工等功能建设。

通过钓鱼镇和兴东镇绿色有机大米种植两个标志性项目,预计“十五五”期间带动发展镇村有机大米集体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将全面带动提升我市稻米产业效益,推动村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

我市是全国商品粮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产粮大市。绿色智能化高标准粮仓建设项目作为标志性项目,总投资约5.26亿元,计划“十五五”期间实施9个现代化粮仓建设项目。当前,西鲍粮贸1个扩建项目以及林潭粮贸、周奋粮贸2个新建项目已进入桩基阶段,黄庄粮站、刘陆粮贸2个扩建项目已规划公示,蔡高粮贸、唐子粮库、戴窑镇3个新建项目以及唐家粮站1个扩建项目处于设计阶段,我市正积极争取建仓计划和中长期国债支持。

得胜湖片区涉及垛田街道、林湖乡、兴东镇,片区内既有24748亩的得胜湖湖区,也有规划面积521亩的戴家工业园区,总投资6亿元的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产业园即将开工建设。得胜湖片区重点是统筹推动特色农产品种植、大水面生态养殖、农产品深加工深度融合,发挥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产业园作用,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区。目前,得胜湖大水面养殖项目完成约4500亩水域生态开发招标,戴家工业园已启动一期项目112亩土地报批建设工作。

西北片区生态资源是我市文旅发展宝贵的资源,水上森林资源是最具代表性的景区。水上森林片区功能提升项目规划总面积4368亩,前期,已经邀请专业机构围绕水上森林核心区及东南西北五个区域功能定位,进行了概念策划。当前正在推进建设用地调整和相关项目方案深化研究,“十五五”期间将分类建成一批有吸引力、发展质态良好的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兴化城市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致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论证推进社会事业标志性项目

公共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我市面向“十五五”谋划打造三个标志性项目,深入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总投资3.62亿元,正在推进工程建设。市三院目前正在转型,提档升级体检中心,稳步推进二级甲等康复专科医院创建。一体推进市三院、公共卫生医疗中心联动发展作为康养融合标志性项目,将建设西北片区区域型医疗中心,设立昭阳护理院开展医养康养融合服务,鼓励加强与高端养老机构合作,争创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由市人民医院与市妇幼保健院合作建设,建筑面积7.33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当前已完成土建工程。兴化市人民医院今年成功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一体推进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市人民医院联动发展作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以创成三级妇幼专科医院为目标,加快打造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六位一体的区域性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

市中医院2024年省考成绩A+,具备创建更高水平医院基础条件。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作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将加大人才保障力度,强化信息化支撑,改造升级长安路院区,全力打造“中医特色显著、综合能力突出、智慧管理领先、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化三级中医医院。

六、深刻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要求,深入论证推进数字化治理标志性项目

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市地域面积大,耕地保护、蟹塘监管等信息反馈滞后;城市地下管线复杂,存在信息系统多头管理、信息失真等情况。

地上三维数字底座、地下“多管合一”信息化系统,“合二为一”整体作为数字化治理的标志性项目,建设全市实景三维数据、主城区地下管线数据数字底座,为耕地保护、数字乡村、城市综合治理提供实时信息支持、智能分析研判。“十五五”期间,将完成“低空智巡”监测网络建设,探索开展城市综合治理智能低空监测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兴化城市现代化综合治理能力。

市委全会要求,对以上19个标志性项目,要在全国全省大局中深入开展研究论证,抢抓更多政策机遇,明确项目的总体定位、预期目标和推进计划,全面梳理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将研究成果专项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议及纲要。对已确定且具备条件的项目,要细化举措、加快推进,力争早日抓出成效。






分享到